无人机飞丢了,除了财产损失很心疼外,也可能在野外污染环境。现在有一种生物无人机,不仅可以实现在野外自己生长,而且如果一旦在野外丢失,还可以毫无损害地被土壤“吃掉”。
这种无人机的外壳,是用一种叫做菌丝体的蘑菇材料制作的,外面包裹着一种与蜂巢防水层相同的纤维素。
“食品”配料表如下:
这种无人机的内部结构中,电路板是用金属银来印刷的。除了极个别的零件比如电机之外,大部分的材料都是可生物降解的。
“如果生物无人机掉落在环境敏感的地方,比如说一片珊瑚礁,它可以生物降解,不会对珊瑚造成强烈的影响。”来自斯坦福大学二年级学生Ian Hull解释道,他是由布朗大学、斯贝尔曼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的成员,这个团队与来自NASA的研究人员一起合作设计了原型机。
“我们还可以把生物无人机放到那些我们估计不太需要它飞回来的地方,当我们需要让生物无人机飞到森林火灾上空来检测火情蔓延情况,或者在发生核泄漏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无人机来观察放射性污染情况,此时我们就可以放出生物无人机,它可以传回数据,但是没必要飞回来了”Ian Hull表示。
实践证明,蘑菇材料非常适合飞行。“蘑菇材料天然质量轻,而且可生物降解,其材料的强度重量比非常适合用于无人机。”来自Ecovative公司的Melissa Jacobsen表示。
虽然该材料可以自行生物降解,学生团队仍然设计了自毁模式。“除非我们给它加入一系列的可以帮助其快速分解的酶,生物无人机不会很快降解”Hull认为。“我们这个项目的一个部分,就是设定能够触发这些酶的机制,比如说撞击或者时间等特定的条件。”
这种生物材料同时也是用于外太空的理想材料,因为它可以自行生长,而不受地点限制。
“目前把任何东西带上外太空所面临的问题在于,把很重的东西带上去会很贵,并且对于所带的东西要求易于修改,但如果仅仅带上一个很小的细菌或菌类样品,然后让它长成诸如无人机一样的东西,就不必带上零件和备用部件了。”研发团队表示。
如果你在野外拍片突然饿了,也许可以考虑把随身携带的无人机吃掉,总比《荒野求生》的贝爷吃毛毛虫好吧。
文章来源:临云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指定考点广东省考试点
免费咨询各课程费用及行业前景
手机 : 18688828775(同微信)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09:00 - 18:00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运软件小镇60栋2楼/74栋
扫码关注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14-2022 全球鹰无人机(深圳)有限公司 粤ICP备15078881号